2017年10月18日,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, 并把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。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鄉鎮振興,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階段目標任務:到2020年,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,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;到2035年,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,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;到2050年,鄉村全面振興,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全面實現。
建筑行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機遇:
農村公路建設:新建與改建升級并舉,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,2013年至2016年,農村道路橋梁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在3250到3550億元,我們預計在“十三五”后期,我國每年農村道路橋梁固定資產投資將維持在3400億元的規模。 美麗鄉村建設:2016年12月,環保部、財政部出臺《全國農村環境整治十三五規劃》,要求到2020年,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,累計達到全國建制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;整治過的7.8萬個建制村的農村環保設施長期穩定運行。我們預計建制村生活垃圾處理建設投入分別為129億元、142億元和152億元;建制村生活污水建設投入分別為240億元、288億元和336億元。
鄉村旅游開發建設: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步入黃金發展期,相關投資完成額加速落地。2014年鄉村旅游投資完成額為1634億元,同比增速高達69%,經過3年的高速發展,2017年實際完成投資約5500億元,同比增速依舊保持在43%的較高水平,預計未來3年,鄉村旅游每年相關投資仍將保持在5000-6000億元水平。